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养生学感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医养生学感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推荐您受益最明显的中医书?
朽翁今年70岁了,当年在安徽广德下乡当知青,自学中医,在当地农村当赤脚医生,给乡民看病很见效。后进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学西医,毕业后留校在病原微生物系当教师,给医学生授课。本人最初是从纯正的传统中医入门学医的。至今仍酷爱传统中医。现在想自学中医者不少,但入门实用之书实在太少。朽翁指点一条入门捷径。朽翁最初入门之书是明代松江名医——云间李中梓所著的《医宗必读》。此书薄薄5本10册,有医论,脉法,本草,医案,读了此书,就明白伤寒论三阳三阴经辨证,宋元四大医家流派。地域气候不同,用药也不同。只要读懂此书,就可以自行处方看病。非常实用!另一本是《神农本草经三家注》。在此基础上若要求上进,再学一本清吳鞠通的《温病条辨》和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我的自学中医之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它们让我裨益终身。
《医宗必读》一书有再版,可从孔夫子网上查找!
……《黄帝内经》,有时候中医靠理解。比如我去年秋天睡觉后,窗户没关肩膀受風,邪氣入侵。不知吃多少中药丸,邪氣就是本出。后来偶然看到中医书的一句话,正氣不足,邪氣入侵。于是今年夏天我有意识的多晒太阳,增加内氣。效果出奇的好。当然锻炼不可少。
光明中医教材是我受益最明显的中医书。
从基本的中医概念,比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辩证
然后再到本草、方剂
再然后是内经、伤寒、金匮 、温病。
按部就班,2、3年,中医理论就过关了。
如果不打基础,直接学习经典,学不懂。
很多人在一开始自学中医的时候会感觉很难,觉得既无思路又无方向,并且还苦于没人指点该怎样自学。“自学中医怎么选择中医书”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初学的人面对琳琅满目的中医书籍,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走错了弯路,看了一些不对的书或者不适合初学者的书。
那么自学者应该看些什么书?看什么书相对来说才是合适的??
学中医的人一般有三类,一类是祖传或跟师,一类是各大中医院校,一类是自学的。首先要讲一下自学中医和其它两类的不同之处。自学中医最大的劣势就是不像其他两类有师傅有老师教导,自学中医完全靠自己看书,自己领悟理解。
所以自学中医的人,要比其它两类困难的多,很多人甚至学了很久连中医入门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看书、看什么书。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这本书最大特点是,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它能让你对中医提起兴趣。这本书的入门知识点并非最系统的,但是它能让你对中医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难得的把枯燥的中医理论讲“活”了的书,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看完这本书对中医产生极大的兴趣。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接下来就可出现开始看《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这本书了。当你看完了《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对中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掌握了一些中医基础时,不要看杂书,建议马上进入阴阳一气圆运动的理论学习中,也就是马上去看《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有了中医基础后,马上建立一个初步的圆运动思维。圆运动思维将是你最后理解阴阳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四圣心源》
说到中医类书籍自古到今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各家学说争鸣,一家有一家的学说,一家有一家的道理,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并不是太多,可以说没有几本。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名著,历代医家莫不尊如圣经,作为案头必读之书,很多医家所谓的引经据典,其中的经典便大多指的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发源,如藏象、五运六气、营卫、阴阳、气血、经络等等都是来自于《黄帝内经》。针灸更是来自于《黄帝内经》其中的一部著作《九卷》,所谓《九卷》又称《针经》、《灵枢》。因此这种经典著作必须是强力推荐的中医著作。
说到推荐《黄帝内经》,其实更希望推荐的是《伤寒论》。《伤寒论》是祖师爷仲景一生心血所做,一共113方,可谓是方方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历代著作这么多也没有哪一部可以超过它。而且《伤寒论》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一个字,都是精华。可以说《伤寒论》是精华中的精华。因此背全《伤寒论》就是一件学医之中最幸福,也是最有用的事情。最强力推荐的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