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什么是中医情志护理?
  2. 情志失调中医怎么讲?
  3. 中医养生有哪五个观点?

什么是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理论中,七情与内脏气血有密切的关系,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

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可对各脏腑有不同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也并非绝对,因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

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情志过激既可直接伤及内脏,也会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如高血压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涨,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

所以中医治病,对患者的情绪管理,是有一定要求的。

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称为“七情”,而七情内伤是重要的病机。正常情况下,外界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易造成情志的过度抑制或者兴奋,致使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顺,经络阻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临床上很多疾病皆是由情志失调所致,故情志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情志变化可以损伤五脏。其中首先是心,心为君主之官,为精神之所舍;情志伤肝,肝藏血,在窍为目,大怒也气血上涌,故患者可见面红目赤;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可见胃气不顺所致呃逆等症;气机不利直接影响肺气宣降;肝肾同源,两者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七情伤及五脏归纳为“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

2.所谓情志护理,就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等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情绪,解除患者烦恼和顾虑,从而使患者有信心战胜疾病。

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情志护理应该包括在患者每一个治疗过程。而作为医生,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疾病,也要耐心的帮助他们保持情绪良好,这也是医德医风的提现。

情志失调中医怎么讲?

人有喜、怒、忧、思等情志活动,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密切相关。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情志失调可使人体气机失调,气血紊乱,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如长期精生闷气的女性较易患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肌瘤;爱生气、脾气暴躁的人容易患高血压。

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七情过激,但七情变化难免,提高心理的抗挫折的能力,培养、保持乐观的态度,心胸宽广,莫学林黛玉,多愁善感,情绪宜乐观,培养有益身心的爱好,对预防情志异常,能起到积极作用。

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好的养生。

中医养生有哪五个观点?

中医养生五观点

大家好,又到了半夏的分享时间了。今天半夏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医养生的几个观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1、自然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2、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和情志变动,而达未病先防之目的。

3、意志现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4、动静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养生学中情志养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