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脾胃养生中医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脾胃养生的中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医里所说的脾是什么,怎么才能达到脾胃的运行平衡?
  2. 什么是中医养生?怎么养生?

中医里所说的脾是什么,怎么才能达到脾胃的运行平衡?

中医讲的脾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包含人的系统,更是大自然人体联系的通道。这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大地的中央生湿气,湿气化生成脾,脾生肉,肉所致的是人体的肌肉等组织。肉生肺,肺主皮毛。湿气是在天无形,在地之有形谓之土。于是大自然和人体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脾胃养生的中医,脾胃养生的中医诊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脾是什么?脾主湿,脾为土。这是大自然的功效,自然也是人体脾脏的功用。脾可以运化水湿。进入人体的水和食物一定要在脾的推动作用下,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形象的描述了脾的作用“脾伤则不磨”,讲脾的作用比作是磨,研磨食物。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是脾,没有脾的推动作用水湿就会积累在中间,可以导致腹水。

脾为土脏,形似大地。大地的作用是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脾的作用亦如是。脾将消化的精微物质,向上输送,合心脏阳气,将精微化赤,进入肺脉而成为营气。《黄帝内经》谓营气“以养身生,莫贵于此”,可见营气重要的滋养作用。

同时脾脏和人体外部也有联系,人体的嘴唇是脾脏在外的表现,嘴唇的形态、颜色异常也可以反应脾脏功能的异常。同时肌肉、口水、思虑等都是脾脏的表现形式。《黄帝内经》记载脾脏“在声为歌”,因此适当的唱歌可以松解土壤,使脾脏开,饮食转佳。

脾胃养生的中医,脾胃养生的中医诊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脾脏不单单是西医解剖中的一个马蹄状脏器,在中医中包含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脾和胃都是我们身体主要消化器官,胃主消化,脾有帮助胃消化的功能。胃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所说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涉及机体运化与升清降浊、统血等功能。人从出生之后,成长、学习工作、***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通过饮食而来,而饮食必须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转化为身体所需能量。当脾胃功能减弱,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列症状。最主要的是消化功能失常。脾胃疾病多集中在西医所指的食管、胃、肠等方面,如胃食管反流、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炎症、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习惯性便秘以及胃肠肿瘤等。

脾胃养生的中医,脾胃养生的中医诊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脾胃虚弱,及时看医生,适当服用药物

脾胃不好主要是脾胃虚弱,中医认为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因此,一旦脾胃虚弱,不可盲目服药,一定看医生,最好看中医,辨证施治。

二、注意饮食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偏食。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需常吃蔬菜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三、注意冷暖。

“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四、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在中医里脾是指五脏六腑中的脾脏,位置处于中焦。其功能主要是将水谷精微转化为营血供给全身营养,保证全身功能正常运行。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在八卦中属坤卦,在九宫属中宫。脾在病理生理里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需要脾来协助完成。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脾的作用,医圣张仲景所有方剂都重视顾护脾胃。有针对脾胃的建中汤,理中丸。金元时期李东垣更是把脾胃学说发扬到极致,创立补中益气丸,造福人类。可以这样说只要搞懂了脾胃,开方就成功了一半。

中医说的脾胃,是一个功能体系。脾胃,脾属于里,胃属于表;脾主运化,胃主吸收。

要想脾胃运行平衡,那就是脾胃功能正常或者相对协调。这就是牵扯到气的问题,有力,才好,所以有胃气等之说。

胃容易先得病,然后才传递到脾,所以脾胃治疗,一般都是先从胃开始治疗,病症到脾就相对难治些。

中医治疗,那是一套体系,当下病症,那是属于邪,所以要去邪;去邪容易伤正气,所以还得扶正;还得用东西把它统一起来。这就是理论,也是实践。

你要说中医不科学,你可以从效果来验证,但是不能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体系。因为不是一个体系,犹如,重量和长度,那是没法比较好坏的。

前几天,接诊了一个失眠症的患者,面黄肌瘦,舌淡苔白,纳差,健忘多梦,我说你这是: ″心脾两虛证”,患者忙说:"对,前几年出***把脾脏切除了",我说"中医的脾和现代医学的脾脏不是一个概念”。

中医脾脏的功能是主运化(消化吸收),主统血,它涵盖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与胃形成表里关系,是消化吸收的好搭档,脾主升喜燥,胃主降喜湿,升、降、燥、湿搭配合理,共同完成人消化吸收功能。一方出现病态,另一方就受到牵连,所以临证时往往是脾胃同治,也就是“健脾强胃”。

什么是中医养生?怎么养生?

谢谢邀请!

最早的养生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养就是颐养,生。就是生命。养生就是保养调养、颐养生命。

要说正确的养生方法,最早的应该是出自《黄帝内经》中,当时,就可以说对人们的膳食平衡做了一个精辟的论述。强调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原则。这个饮食指南可以说是中国中医养生中最早的膳食指南。

所以说,中医发展现在,又很多值得学习的养生智慧,因为中医实践和经验性的东西比较多,一直到后来的分析化学出现。很多食物可以经过化验出所含成分,来确定科学的论证。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们就将摒弃,但无论怎样,我们可以传承很多有科学依据和好的养生方法。比如:

就是说养生要做到:适应周围环境,即依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顺四是以适寒暑,避免外邪侵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养精神,保持精气充足。

什么意思,因人施养包含两个方面,即按照年龄不同***用不同的保健方法,第二个就是体质不同,***用不同的保健方法。也就是体质养[_a***_]。

体质养生法,其实就是《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讲究的是人体的平衡——阴阳平衡。也是从古至今,非常智慧的养生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脾胃养生的中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脾胃养生的中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