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辩证养生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医辩证养生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证古今认识不统一,何者为是?

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证古今认识不统一,何者为是?

我谈一点粗浅认识,古人用的证应该还是指一系列症状和舌脉,这符合当时的中医诊治情况,用望闻问切,收集症状,然后概括出一个证,所以伤寒论有柴胡证,桂枝证,阳明证等等,其实这里面包含着病因病性了。但是不包括病势,病的预后。比现在提出的证书一些内容。现在提出的证更复杂,应该适用于现在疾病的种类庞杂的诊断需要。是在继承古人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疾病是生命过程中一个非常态的现象。为什么说是非常态现象呢?因为生命的正常状态是没有疾病的状态。医学家们对疾病大多是从外在现象上认识,极少在本质上讲病。所以,就出现各种各样的认识方法。当然,见仁见智者有,而逞异标新者也有。于是就出现了七个辨证体系:

中医辩证养生答案,中医辩证养生答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完美的应该说是“六经辨证”体系。这是辨证施治的奠基者,可称辨证之祖。其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因辨证”等等。七个辨证体系形成七个流派,七家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治法。两千年来,中医在这个七个流派、七个辨证体系影响下,没有统一的方法、统一的理论。因而出现了五个医生看同一个病,会出现五个不同的说法,五个不同的治法,五个不同的方剂。这个问题常被人作笑料说。这并不是错误,是历史造成的结果。

统一辨证法是必然要统一!当初多流派是因为没有统一的理论,学者们从多方面去探索的结果,是必然的过程。但统一的理论又谈何容易。理论的多元不是谁下一道命令便可统一,必须要在一个大的发展中,出现一个完美的、更容易明白、容易掌握、行之有效的、更准确的方法自然会取代那些有缺陷的、模糊难懂的、不好掌握、效果不确定的辨证体系,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这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可以实现的。

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七个辨证体系呢?过去我们不能认清它们,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它们中间,只看到它们不同。如今我们站在它们之外,它们上面,看明白了。正如诗人教我们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我们站在了生命本能的高度再看,六经辨证体系是最完美的,但有一定局限。其他都是在各自的方面不完整的、各有所偏。

中医辩证养生答案,中医辩证养生答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站在生命本能系统看人的疾病的来路和去路,我们自然知道怎样去认识疾病:从来路上看它如何来,这是辨证法;从去路上看它如何去,这是治疗法。你看到了吗?辨证治疗原来是这么简单!简单,“大道至简”!庄子告诉我们的,明白了——“大道至简”。

术可殊途,道须归一。中医辩证的证是要证明什么?是要证明有没有符合自然规律。道法自然,中医的道是统一的,只有一条,近道似圣,远道则狂。认识的不统一是客观存在的是实。要用中医思维去面对,外邪和内邪是客观形成并不能完全消灭的,只有自身正气充盈就:脏腑呈祥,福寿康宁。

作为一门实践科学,一定是在基础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自己对实践对象的理解。

中医辩证养生答案,中医辩证养生答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关于“证”的理解,在基础理论(四大名著)并没有新的发展的基础之上,一直变幻莫测,而且越变越虚,越变越复杂,其实并不是好事。

这种困难自然导致“证”这个疾病的表象,变成了因果通吃的内在。这种大而全使得基层从业人员,连基本的诊断,都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大智若愚、大繁若简的点睛之笔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辩证养生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辩证养生答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