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儒道政治思想的比较意义?
  2. 人们常说,书法是可以抒情修身养性的。请问书法与身心有何联系?如何实现修身养性?
  3. 如何看待儒家和道家?

儒道政治思想的比较意义?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源于一家。老子年长孔子30岁左右,孔子四次面见老子问礼求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话就是孔子拜见老子时,老子送别走在黄河堤坝上,孔子的一句感慨之语。

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们常说,书法可以抒情修身养性的。请问书法与身心有何联系?如何实现修身养性?

谢邀,那我就讲讲自己学书法的一段经历吧。

几年前,本人异地开公司失败,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开始了几年的赋闲生活

头两年无所事事,到处找朋友吃饭。有一天在朋友家看见厨房门上挂着一张水写布,于是拿起毛笔乱画。这时突发奇想:我何不练练书法呢?

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天,我买回笔纸,写了一页,感觉实在太难看了。上网一查,感情练书法是要临帖的!于是再查字帖,找到个《陋室铭》。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第一次临的帖,用时半小时

首次临帖,我就有重***现:1.临帖的字果然好看多了!2.想临好帖,很自然的就全身心投入在笔尖上,平日的羁绊了无踪影!

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感觉太爽了。和下围棋一样,打坐入定、不显山水。但思想在某个点上却出奇的活跃和深入。下围棋是面对一个对手在作战,要去揣摩对方的思路再定对策。而临帖面对的是写帖人或古人,要对付的却是自己。看起来书法更高妙一些,当你写出一笔和帖很接近时,你会晃然大悟:原来他也用了这样的动作!有种破案的***,呵呵。

一件事能让人如此自然的专心入定,放下羁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修身养性?

因为专心,临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又常去百度解惑。如此这般,我居然看了不少古籍。如韩方明的《授笔要说》,张怀瓘的《玉堂禁经》等。虽然都是蜻蜓点水似懂非懂,但真心受益。

修身养性是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至于书法能否修身养性要和本人的生活习性以及秉性、学识、贫富、社会大环境都有关系。比如嗜酒的人大醉之后很难做到心平气和的,一笔一划的写隶书楷。战争、灾荒、飢馑之年的杜甫写的出三石,写的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做不出太平之赋。同样种花养草也是养生之道,但首先要有点空闲,有点雅兴,至少不能食不饱腹。不然,有点地方首先考虑的是种菜,因为大部分花草不能果腹。陶渊明老先生虽说***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了官场,但肚子总是能吃饱的。再之,书法写作其实是个很烧钱的活。笔墨纸砚均需花钱。八大名砚,均非凡品,而且可遇而不可求。湖笔一支寻常过百。宣纸老贵,一刀数百。一得阁算是普通的吧?一年下来,笔墨纸张非大几千人民币不可以满足。更何况还要临帖,买点书法理论书籍。拜师学艺礼不可少,书友交流茶酒组局。即便你不图名,不图利,心远地自偏的独自陶冶情操,也是黄灯青纸苦不堪言的活计。书法还是一个不讨巧的活,一笔一划,一转一折,一提一按,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没个数千、上万的重复,是很难写的出神韵的。还有结字,布局,章法,落款,印章,印泥要想尽善尽美,拿的出门去,路漫漫其修远啊!有人穷一世精力也仅仅是略知点皮毛而已。更重要的是你的字能否入流,能否给自己找到一个出处,能否傍得上二王或者之下的任何一位***,或者得到当代书界的认可,否则忙活半天混的个江湖书法的名头,别说修身养性了,岂不活活气死?修身养性的事情很多,物廉价美的活动有的是。比如爬爬山,钓钓鱼,逛逛街,不但锻炼身体,偷空还能看看美女。一己之见,非喜勿喷,谢谢!

说书法可以修身养性有点夸张,

因为现在的生活又不是只有书法,很多时候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让很多人烦躁无比。书法的作用只是能让人在书写过程中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和恬静而已。暂时放下很多烦恼,在临帖和读帖中通过一个字,一个笔画和古人神交,感受古人的情怀,这应该算是练书法的高境界了吧。

很多人把书法抬高到一个难以触摸的高度,实在是想借着抬高自己而已。如果能够把书法不当做一个身份和地位的台阶踏步而上,那才是真正的达到修生养性的境界。可是现在的人有几个可以做得到?

从丑书漫天飞,到所谓的书法家满天下,都是功利利益在作祟,真正静下心来写书法的没有几个。

写的再像古人的字又如何?其实能够在每个笔画间能够感受到古人写作时候的心情就很不错了。那是需要用心揣摩的。用心才能养性,养性才能修身,

至于桂临塞上?自娱自乐就很好


书法为中国重要的传统美学修养之一,人的审美提高影响人的精气神,书法艺术修其心强精气,静其身必修心,潜心感悟书法文化之精髓方能修心养性,强身修心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身心一致升华修炼,唤醒艺术潜能。

谢谢邀请回答。木木学画画作为一名国画爱好者,闲谈一下自己的切身体会。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何谓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简言之,修养身心,在生活中择善而从,博学思考,言行举止合于礼法。

那为什么说书法可以实现修身养性呢?

书法第一个讲究的就是一个静字。其次,要讲究一个耐心。

想要学成精妙的笔法,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方有所成。

书法不是简单的横竖撇折捺就完事了,而是一门系统性的文化艺术。

书法包含许多人生哲理,更是囊括的儒道释三家的核心观点,顺着历史的潮流,融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

如何看待儒家和道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出世、入世、超世的政治观点,儒、释、道三教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概括起来内容大致如下:

一、出世,指纠结、挣扎于世俗杂务的人们,须学会及时看透、放下、解脱,去追求身命长久,精神升华的性命真谛等;

二、入世,指养气、立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而优则仕,依道而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三、超世,指大气豪迈,天人合一,洞明世事,意境高远,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离尘脱俗,从心所欲不逾矩等。

儒家追求入世,其哲学思想是,为人处世就是要奋发进取;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断厚积,等待薄发;豁然贯通,水到渠成……当然,入世政治观不等于拘泥于流俗 而不知世事变通,也讲避世和隐于世(市),也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知进退、知存亡而不失其正”、“天下有道则现;天下无道则隐”等。

道家追求出世,其哲学思想是,自我清修、完善,超然物外,逍遥济世,积功累德,羽化成仙,返朴归真,在“朴”的精神世界里超凡入圣“王天下”。当然,要想出世 必先入世,即所谓:要想达到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须在现世中广大心量,知常能容,不辞劳苦,勤行布施……,证得“入世得情,出世忘情,理极无情,避免为情所累,削弱理性……”。可见,道家为清修而避世出世,但“不了心性,心结未解,无明未尽,妄动未除,却非真出”;为强修身法而避世出世,则“如逃牢笼,贼性不除,迷于形色,不得究竟,出而还入”。

儒家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了,在这个过程中,儒家逐渐完善并且注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几乎是完整的系统性的学派了,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可以体现出儒家的风格;而道家比较注重个人的修为,不十分注重社会与生活,这也是儒学能够发扬光大的原因。

儒家道家都是华夏文化的根本,出世入世都是后人臆测的结论,不完全准确。

说道家言必出世的,往往是不了解道家。

先生以前写过

领我入道的那位和我说的话我永远都记在心里:“你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活着。你是为了别人而活着。”这话乍一听,和独立不改之情差之远矣,也无逍遥豁达之意,咋会是道家呢?我费解了很久,后来想明白,才真正踏上一个台阶。

女朋友生气了,让女朋友不生气,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和她讲道理,“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的。”一个是和她不讲道理,“老婆我错了。”

讲道理和不讲道理哪一个好?分情况。这么类比儒家和道家的处事原则当然不对,学识有限,非常抱歉,但只要是类比,就有失真,希望大家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单用入世和出世来形容儒道是有问题的。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直面人生,后人妄加裁断,虽然不完全错,但容易造成偏见,不利于自己的思路成长。

多说一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这句话和儒道,都没有关系,这是个人的选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提升情商,谁又能说一定是道家?一定是儒家呢?

不用想这么多,儒家道家的根子都在三代之学上,好好学习吧。毕竟,是个人选择了入世、出世,而不是儒家、道家让一个人选择了入世、出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养生与儒道思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