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当养生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啼笑皆非的“养生假象”我们如何避免?
  2. 初学伤寒,有很多疑惑,请问各位大师是如何学习伤寒的?

当养生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啼笑皆非的“养生***象”我们如何避免?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执业药师小茴香与你分享。

小茴香一直致力于健康养生领域,想给大家传递正确的养生观念,要做到健康养生,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拒绝标题党,比如《活了这么久,才知道原来我吃错了》、《吃了这个癌症找上你》等等,这种制造恐慌虚***标题党,除了吸引你进入点击,还可能给你造成极大的误导。这种标题党,你可以直接不看。

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养生辩疑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看清自己,养生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体质特征,是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瘀等等,中医讲求“辨证论治”,治的前提一定是要先辨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养生,如果不懂,那可以咨询专业的人员,客观的来评价后再养生。

3. 不盲信,养生是每个人都会关心的健康问题,如何养生有太多的方法论,但绝对不要盲信,万事没有绝对。人的体质是可以随环境、食物、心情来改变的,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盲信理论,适度就好。

4. 学些知识,养生知识五花八门,如何去辨别,那么就需要自己更多的去学习,去了解正规的中医、西医理论体系,了解疾病发生、治疗康复的要点,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养生,才能不被各种乱象所迷惑。

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养生辩疑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养生,是现在社会一个大热点。现在人病不起,所以大家都注重养生。现在生活好了,好身体才能有好生活。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人是亚健康状态,不得不开始注重养生。现在人忙,一人健康不好会拖累全家。我想,简单归纳几个理由,是不是都句句见“血”,打中人们对养生需求的“痛点”上。

好身体谁都需要,所以围绕着“养生”的生意就疯狂地发展起来了。不是吗?一说到养生,你大脑里一下子蹦出来的是什么?各种养生食品、养生方法、养生经验、心灵鸡汤?围绕着养生,有着无数的消费陷井。

堂而皇之上了湖南卫视做节目的“悟本堂”主张悟本,大家还记忆犹新吧。那个忽悠了无数明星气功***,大家也应该记得。还有专骗老年人的各种养生食品、养生器械。唉,大家养生还没把自己身体养清楚前,就已经养肥了无数的骗子。

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养生辩疑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来说说自己对养生的一些理解。

1、养生要趁早,40多岁就要开始注意了。当然,什么时候开始也都不算晚。

2、养生不要迷信什么药物、器械。

3、养生是一个长期的健康管理过程,不要操之过急。

4、养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调整饮食坚持锻炼

以上四点是我的理解,也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对第一点。钟南山院士认为,长期坚持锻炼的人,体质年龄会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我也看过电视上介绍一位老人,70多岁时全身病,坚持锻炼10年,到80多岁能做“人体旗帜”。而40岁是人身体机能加快退化的开始,这时开始注意饮食与锻炼,可以大大延缓这种衰退过程。如果你60岁,还能有40多岁的体能,是不是很爽!如果你80岁,还能有60多岁的体能,是不是很赞!如果你80多岁还能完成“人体旗帜”动作,这体能其实比30多岁的年轻都好,是不是很惊奇!后面的文字不要看了,快去锻炼吧!

初学伤寒,有很多疑惑,请问各位***是如何学习伤寒的?

我估计提问者的很多疑惑是不是下面几个问题;

1、古文的意思理解不了?

2、光讲脉证,没有理论禅释?就是这个证型的原理是什么?

3、被一堆数字给搞迷糊了,为什么要大枣12枚,为什么要七升水煮到3升水?

4、为什么要加这个药材,不加其他的,就是药材选择的原理是什么?

其实,学习伤寒论就是一个中医学习的难点,我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提一点小建议吧

1、先从郝万山的视频来看一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先不要看其他的医家。

2、看完后,把自己的难点和不理解的观点,摘抄出来,上网找各家论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剩下解决不了的,暂时搁浅。

4、做一个表格,把体系(六经)、脉、证、主治(正治还是坏治)、方名、药材选择、煮制方式、服用方式等一一理出来,背好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养生辩因是养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