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药材是治疗什么,又是伤哪里的?

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药材治疗什么,又是伤哪里的?

肤浅的说一下,古人的智慧不比现代人少!可能更多!

最早的中医药,广义上是依据阴阳五行理论,具体上就是实验。

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实验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以体验和观察为手段!

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者是。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经过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目前知道的有几千种药材,常用的也有一二百种,对药材的药性、主治、归经、副作用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这是经过了历朝历代,多少人的尝药、试药、用药、炮制等,总结出来的珍贵经验,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那些药材是药食同用的,那些是有毒的,那些药材是大毒的,对于这些药材的炮制、配伍都有详细的记载,古人从实践中知道了药材的药性、配伍方法、如何炮制等,以及怎样增加疗效和降低副作用,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以及有什么副作用,都已经非常清楚,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尝百草”,到《伤寒杂病论》,中医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集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治疗方法,那么古人最早是怎样知道,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的?又是怎样知道药材的副作用的?

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人最早的就是亲自尝试,用各种不同味道的药材试用,经过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病,以及有什么副作用,都是通过尝试和服用总结出来的经验,用药材的五味酸甜苦辣咸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中医治疗疾病就是利用了药材的这些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寒热虚实,因为人的五脏六腑各有所喜,这就是肝喜欢酸,酸味的药材养肝,脾喜欢甜味的药材,所以甜味的药材健脾,心喜欢苦味的药材,苦味的药材养心,肺喜欢辣的药材,因此辣味的药材养肺,肾喜欢咸味的食物,咸味的药材可以健肾,利用药材的无味,来调理五脏六腑的阴阳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从实际中总结出了五味的作用,酸的药材可以收敛、止痛,甜味的药材可以缓和药性和健脾健胃,有缓和止痛作用,苦味的药材可清可降,有清热降火的效果,辣味的药材能发能散,能够发散风寒风热,咸味的药材可以润下软坚,有利尿祛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是根据这些经验,来辨别药材的特性和作用,从而知道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什么药材副作用大,不可长期服用等。

古人就是根据这些道理,来调理和治疗疾病,外表的疾病可以用发散的方法治疗,外感风寒的可以用辛温的药材发散风寒,外感风热的可以用辛凉发散的药材治疗,内里的疾病,可以根据五脏六腑所喜欢的味道用药,肝病用酸味的药材,可以收敛肝气,用甜味的药材可以缓解症状,心脏的病可以用苦味的药材调理,肺的疾病可以用辛辣的药材治疗,肾的疾病可以用咸味的药材,脾胃的疾病可以用甜味的药材调理,所以血管的病治心,筋脉的疾病治肝,气和皮毛的疾病治肺,水湿和骨的疾病治肾,肌肉的疾病治脾,因此根据药材的味道不同,就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是药三分毒,任何的药材都有自己的偏性,长期服用都会有副作用,所以古人也总结出了,药材对五脏六腑的的损害,因此咸味的药材伤心,长期服用咸味的药材,会造成心脑血管的损伤,辣味的药材伤肝,过食辛辣的药材会损伤筋脉,肺最怕苦味的药材,过于寒凉的药材伤肺,肾不喜欢甜味的药材,过食甜味的药材会损伤肾脏,脾不喜欢酸味的药材,过食酸味的药材会损伤脾胃,所以五味对五脏各有喜恶,过食都会对脏器造成损伤,古人就是从这些脏器的喜恶和药材的特性,分析出什么药材可以治疗那里的疾病,用药材的寒热温凉来平衡身体的寒热,用药材的补泻可以弥补脏腑的虚实,用药材的升降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下部的疾病,用不同的引经药,可以使药材能够到达身体的不同部位,因此就可以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

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药材的毒性可以通过炮制、配伍、久煎,达到去除毒性和增加疗效,对于服用大毒的药材,古人也有成熟的经验,大毒的药材治病,十去其六就要停药,以免再服用损伤身体,中毒的药治病,十去其八就要停药,这些有毒的药材也是经过古人的多次尝试,然后得出来的结果,这些都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像中药材生何首乌,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服用超量或者服用时间太长,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此不可盲目服用,像大毒的草乌、附子等,需要久煎或者配伍其它药材,用来减轻它们的毒性,所以一般人不可擅自服用,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再像泄下的大黄,因为过于寒凉,通下的力量太大,所以体质虚弱和脾胃虚寒的人要少用或者不用,当然有热症内结的也可以用,因此用药是由症状决定的。

古人就是从不断的积累、实践和验证中,总结出了这些宝贵的经验,经过实践、分析、验证,知道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那些药材服用过量或者不当就会有副作用,这些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是中医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寿的法宝,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古人对中药的记载,可以说都是实践的结果。

我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它真实的反应我们祖先在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使用药物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集野果、***和挖掘植物为食,由于对植物的认识不全面,自然会误食一些有毒食物,从而会发生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死亡的情况。如误食大黄,引起腹泻。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步学会辨别药物的方法。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体验,逐步认识各种植物对每个人的不同影响。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完善。

而后出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更加说明中医药的出现是实践后的结果。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 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

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中药药效的确定有说是古人反覆试验所得的。

但世上草药种如此之多,总不可能靠试去试出所有功效,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才是找出药效的根本。

只要有仔细读过古代本草专著的人就知道,古人是靠药物的生长形态,味道,生长环境,***集季节,用药的部位而去分析药物所得的"天赋",因此会出现不同医家对同一种药物的作出不同解读。

如果说神农尝百草就可以分析出药材是治疗什么的,也太低估老祖宗的智慧了。首先,所有中药材的药性归经等等,确实是试验出来并被记载在古代医书上的。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不能够对这味药材做到心知肚明的话,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天下万物相生相克,人们对待中草药亦是如此。举一个例子吧,三七即可止血,又可活血。但是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呢?实验呗。但是你得有这样的本事,就是在实验之前,你有处理发生各种可能的相对应措施,否则,弄不好小命儿就呜呼了。因此,可想而知,什么样水平的人才敢做这样的实验。

大多数人,尤其是医者,就用前人可能冒着生命风险得出的结论就行了。这就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中医,它也是实验科学来的。现在说说在实验之前做的各种准备,以及各种可能的判断。

还是拿三七来举例。三七内服的时候,吃多少会使血液流速增强,又吃多少会是血液流速可以在人身体承受的范围之内呢?在实验之前,首先,这个人要能“看”见自己血液流动的状况,同时,在血液流速加快到人体承受的极限之前,能够有办法使血液流速降低下来,例如引导三七的人体吸收和排出体外,或者从另外一种药材的属性上反其道而行之。

现在看来有些神乎其神的实验,古人确实是这么去做的。因此,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资格写医书并流传于后世的。能够有这样资格的人,是老祖宗之中的佼佼者。

其实还要一种方法,将大量有效的验方或者经方记录与药书之上。这种方法有类似于宣传封建迷信的嫌疑,笔者就不阐述了,读者知道有这么回事即可。

慢慢地,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有实际效果和疗效的中医理论和实操的手法。只不过,能够真正的识得宝贝的人,太少了而已。

顺便说一句,药方最好以两为单位,而不是克。而且,要知道半斤八两的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诗经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