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月三中医养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月三中医养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每年三月三要吃地菜煮鸡蛋,吃了眼睛就真的能“光明”么?
农村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三月初三这天,在很多的地方都是有煮鸡蛋的传统,当然,这个煮鸡蛋不是平时放入清水煮几分钟就行,而是和“地菜”一起煮才行,“地菜”也叫“荠菜”。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老辈人说:三月三这一天吃了荠菜煮鸡蛋,那么一年内头也不痛,腰腿也不痛,还会治疗头晕,而且不会被蛇咬。当然,这些习俗只是民间说法,还有待考证。
关于地菜煮鸡蛋的来源也有很多说法。相传三国时期,华佗来到沔城***药的时候遇到了大雨,在一位老人家避雨的时候,听闻他有头晕的症状,于是就去菜园中***了一把荠菜,洗净捣碎滤出汁水后煮鸡蛋,让老人每日服用,几日之后,老人的头晕症竟好了不少,因为当时是农历三月初三,于是村民们每年都如此食用,慢慢就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荠菜煮鸡蛋作为一种风俗文化,流传的时间久远,这里的寓意也特别好,由于“荠菜”谐音是“集财”,“聚财”。因此,老百姓在三月初三祭祖这天,都会借助祖先的灵气和财气,将新鲜的荠菜捆成一少把放在汤里,与鸡蛋一起煮,全家大小都吃上一碗,寓意全家发财运。
说了这么多,荠菜不仅是一种美食,也代表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但从中医来说,荠菜入药最大的功效是祛陈寒,而药性又十分平和。“三月三吃荠菜”就是为了祛除冬天积存的寒气,增强抵抗力。所以,民间才有了这种说法,说大人吃了强身健体,耳聪目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方表白爱慕用浪漫神奇的槲寄生,我国古代是如何认知的呢?
额,槲寄生这种植物其实是有毒的。<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可能爱情就是有毒。
在西方,槲寄生与爱情的关系脱胎于一个北欧神话。在古代北欧神话中,光明之神巴德尔(Baldr)被邪神洛基(Loki)用槲寄生制成的箭杀死了,巴德尔的母亲神后弗丽嘉(Frigg)痛不欲生,泪流不止。她四处寻求让巴德尔复活的办法,在众神的帮助下,巴德尔死而复生。于是弗丽嘉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许诺无论是谁站在槲寄生下,便可获得一吻。
这个神话就此演变成圣诞节的传统:如果有一个年轻女孩不小心站在了槲寄生底下,旁边的男士就应该给她一个吻,而这个女孩不可以拒绝,因为这是神所答允的(性别反过来也可以,反正怎么看都很像***就是了...)。据说,在槲寄生下接吻的情侣便可获得永恒的爱情。
那么相应的,中国古代的神话爱情故事有什么呢?牛郎织女。牛郎趁着织女洗澡偷走了她的衣服,然后两人喜结连理(???好套路),被王母拆散后二人只得每年七夕鹊桥相见,此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世人所感叹。
撇开这个故事的奇怪逻辑和耍流氓情节不谈,我们能从这个故事找到什么爱情的表达方式?难不成是拎着一箩筐喜鹊去跟人表白?喜鹊代表我的心?不合适吧......
所以,我国古代用于表达爱情或者其他感情的物件一般不出自神话,而是来源于《诗经》(其实诗经中也有关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记载)。
为什么是《诗经》?首先当然是因为它够早,《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成于西周初期,后来中国诗人写诗也大量使用《诗经》中的意象;其次是因为《诗经》中有很多诗是由民间歌谣而来,所以它能很好地反映当时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习俗,当然也包括那时的小年轻们都怎么谈恋爱。
随便举几个例子:1.木瓜,代表作品《诗经·卫风·木瓜》
姑娘们把木瓜扔到情郎怀里以示爱慕之情。当然这种木瓜不是我们现在吃的那种来自美洲的番木瓜,那会砸死人的,而是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小果子,大概拳头那么大点儿,砸不死人,砸来砸去也很好玩。后面的木桃和木李也是差不多的东西。相应的,收到木瓜的情郎会回赠琼琚、琼瑶这样的贴身玉佩,这样两个人就八九不离十了。
西方起源——死亡与生育
坦率说榭寄生的什么表白爱慕、浪漫神奇之类功能我怀疑是近代人造的,并非很遥远的传统。在18世纪之前很少有提及这玩意跟爱情扯上关系,倒是与死亡经常发生关联,比如在古罗马神话史诗中,那玩意是进入冥界献给冥界女神的信物,别名“金枝”。
在北欧神话中,诡计之神洛基(就是漫威《雷神》里那家伙)欺骗了一个瞎子把榭寄生树枝做成的箭投向了光明神巴德尔。直接一招把巴德尔给秒了,从此世界失去光明,间接引发了诸神黄昏。特别提一句,北欧神话中世界是不会轮回的,末日就是末日。
唯一和死亡关联不大的传说来自凯尔特,这帮傻货认为包裹榭寄生***的粘液酷似某种不可描述的乳白色液体,于是将其称之为神的***,拿来治疗不孕不育。需要强调的是他们是给牲口治,不是自己吃,每年都用金镰刀满森林的收集这玩意。凯尔特的巫师也被称为德鲁伊,看到这段的时候,我觉得没法面对自己在《魔兽世界》里苦练多年的独角大黑牛德鲁伊....
西方发展——牵强加流氓
总之在欧洲传统神话故事里,榭寄生不代表浪漫和爱慕,代表的是死亡与生育。后来大概在13-14世纪之间,有人给北欧神话狗尾续貂了一下。说光明之神巴德尔被秒后,他的母亲弗丽嘉(雷神他老妈)天天去榭寄生那哭,眼泪变成了榭寄生的果实。于是为了纪念巴德尔,人们就在有果实的榭寄生下亲吻,这就实在太扯淡了。还有些不爱看悲剧的作者写成了大团圆结局,亲嘴亲够一定数量后,巴德尔复活了!这么又不是朋友圈点赞送水壶,居然还带任务指标的,真是够了。
到了16世纪,英国终于有这个习俗的记录了,但只在英国有。又过了百十年,大英帝国不是牛逼了嘛,维多利亚时代他们开始推广这个习俗,尤其是19世纪初期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写了一本叫《英伦见闻录》的畅销书。书里详细写了这玩意的标准用法,在圣诞节挂在屋顶或者厨房,男子可以在下面亲吻任何女孩,女孩不能拒绝。每亲吻一次就摘掉榭寄生上的一颗浆果,摘没了特权也就消失了。
话说这根本就不是表达爱慕和浪漫吧?这尼玛是限时限次的耍流氓啊!美国人民多流氓啊?有这好事还能放过?于是这帮哥们纷纷在圣诞节挂榭寄生耍流氓。然而又好死不死的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套耍流氓的业务就推广开了。
东方认知——能吃不?
作为大吃货民族,中华上民对任何动植物的第一思考就是能吃不?对于榭寄生,他们的答案是能吃。第二个问题,有毒没?答案是大部分没毒。第三个问题,好吃不?答案是果子好吃,树枝好难吃。最后一个问题,顶饿不?答案是这玩意肯定吃不饱。OK,可以下结论了,这玩意没个卵用,再见!
然而中华先民总是不乏向神农氏这种勇于探索的人,这个人问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能治病不?漫长的实践之后,他们确定,能!这玩意可以治病,它可以补肾!好吧,其实榭寄生补肾我个人觉得挺扯淡的,虽然有些书里这么写。其实这东西主要被中医用来舒筋活血,现有的成方有舒脉宁冲剂,管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舒筋活血片,管风湿之类的。因为这玩意是常绿植物,古人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别名,叫冻青。
总结起来吧,中国古代先民大抵上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没在榭寄生上开发出浪漫的含义,倒是给入药了。医学发展之后,又把这玩意做成了注射液用。所以我们少了一次公开耍流氓的机会,多了一种对抗疾病的手段,就这样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月三中医养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月三中医养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